位置:南方大学学院 > 院校新闻

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:以人文为基,筑东盟教育交流新枢纽

发布时间:2025-09-24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3

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这座多元文化交融的城市里,南方大学学院始终以 “人文关怀” 为教育底色,跳出传统高校的办学框架,将 “培养有温度的全球公民” 作为核心目标,在东盟高等教育网络中构建起独特的人文教育生态,成为传递文化理解与国际协作精神的重要平台。

南方大学学院的人文教育,并非停留在课堂讲授的层面,而是渗透在校园生活的每一处细节。学院精心打造了 “多元文化共生” 的校园环境:校内不仅设有展示马来传统织物、印度彩绘艺术与华人侨乡文物的 “文化长廊”,更推行 “族群伙伴计划”—— 不同族群的学生将以小组形式共同完成课题研究、策划校园活动,在协作中打破文化隔阂。例如在 “校园文化周” 期间,马来学生教同学制作椰浆饭,华人学生展示书法创作,印度学生演绎传统舞蹈,各族群文化在此碰撞出和谐的火花。这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,让学生自幼便建立起对多元文化的尊重与理解,也成为学院区别于其他高校的鲜明标识。

在学术发展上,南方大学学院深耕 “东盟区域研究” 领域,形成了极具特色的学术优势。学院设立的 “东盟人文与社会发展研究中心”,聚焦东盟各国的文化传承、社会治理与民生问题,不仅吸引了马来西亚本地学者,还与中国、泰国、印尼等国高校开展联合研究。近年来,研究中心围绕 “东盟侨乡文化变迁”“跨境族群教育权益” 等课题产出了一系列成果,部分研究报告还被马来西亚政府相关部门采纳,为制定多元社会发展政策提供了学术支持。同时,学院还定期举办 “东盟青年学者论坛”,为区域内的青年研究者搭建交流平台,推动学术思想的跨界流动。

此外,南方大学学院还格外注重 “教育公平” 的实践,致力于让更多群体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。针对马来西亚偏远地区学生,学院推出 “助学计划”,提供学费减免与生活补贴,并开通线上预习课程,帮助他们适应大学学习节奏;对于成年学习者,学院开设 “弹性学习项目”,采用周末授课与线上学习结合的模式,满足职场人士的深造需求。据统计,学院每年帮助近百名来自弱势群体的学生完成学业,这些毕业生中,有不少选择回到家乡任教、参与社区建设,将学院的人文关怀传递到马来西亚的各个角落。

从推动多元文化交融,到深耕东盟学术研究,再到践行教育公平,南方大学学院始终以人文精神为指引,在马来西亚高等教育领域书写着独特的篇章。它不仅是知识传授的场所,更是培养具有国际视野与人文情怀人才的摇篮,为东盟区域的教育交流与社会发展注入了持久的温暖力量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