位置:南方大学学院 > 院校新闻

马来西亚南方大学学院:以技艺为桥,搭本土人才成长通途

发布时间:2025-10-11      浏览次数:18

在马来西亚柔佛州新山的教育图谱里,南方大学学院始终避开 “重理论轻实践” 的传统路径,以 “技艺融合、本土适配” 为办学锚点,将专业教育与马来西亚本土产业需求、文化传承深度绑定,不仅为当地培养了大批 “接地气” 的实用型技艺人才,更让传统技艺在现代教育体系中焕发新生,成为连接教育与本土发展的独特纽带。

南方大学学院对 “技艺教育” 的探索,首先体现在对本土传统技艺的活化传承上。针对马来西亚多元文化孕育的特色技艺面临传承断层的问题,学院专门开设 “南洋传统技艺工坊”,邀请新山本地的老字号工匠驻校授课 —— 华人的传统木雕与娘惹珠绣、马来族的蜡染(Batik)与藤编、印度族的彩绘(Henna)与银饰制作,都成为学生可系统学习的课程。不同于单纯的兴趣课,这些技艺课程被纳入 “文化创意产业” 专业的学分体系,学生不仅要掌握技艺手法,还需学习现代设计思维与市场运营知识,将传统技艺与当代审美结合。近年来,学生设计的娘惹珠绣文创产品、融合蜡染元素的服饰,不仅在马来西亚文创展中获奖,更被本地文旅商店引进销售,真正实现了 “技艺传承 + 市场转化” 的良性循环。

在对接本土产业需求方面,学院的技艺教育更是精准发力。新山作为马来西亚南部经济重镇,餐饮、商贸、跨境物流等产业聚集,对具备实操能力的技艺人才需求旺盛。学院据此调整专业方向:在 “餐饮管理” 专业中,增设 “马来西亚本土美食制作” 课程,由新山知名主厨传授椰浆饭、沙爹、叻沙等本土美食的地道做法,同时融入食品安全、成本控制等专业知识,学生毕业后可直接胜任本地餐厅的主厨或管理岗位;在 “跨境物流” 专业中,学院联合新山港口、本地物流企业打造 “实操实训基地”,学生通过操作货物分拣系统、模拟报关流程,掌握跨境物流的核心技艺,近年来该专业毕业生就业率达 95% 以上,多数被本地物流企业直接录用。

更值得关注的是,学院还为 “技艺人才” 搭建了 “进阶通道”,打破 “技艺学习 = 低学历” 的刻板印象。针对有技艺基础但学历较低的本地从业者,学院推出 “技能认证衔接学历” 项目 —— 例如,在新山从事传统烘焙多年的师傅,可凭行业技能认证申请进入 “食品工艺” 专业学习,学院根据其现有技艺水平减免部分基础课程,重点教授专业理论与创新技术,帮助其实现 “技艺提升 + 学历认证” 的双重突破。同时,学院还与马来西亚技能发展局合作,将部分专业课程与国家技能证书挂钩,学生毕业后可同时获得学历证书与技能认证,大幅提升就业竞争力。

如今的南方大学学院,早已不是传统意义上的 “学术型高校”,而是马来西亚本土技艺人才成长的 “孵化器”。它用对传统技艺的坚守、对本土产业的适配,让教育不再悬浮于现实之上,而是成为扎根本土、服务本土的 “生长型力量”,为马来西亚培养了一批批既懂技艺、又懂市场,既扎根传统、又面向未来的本土人才,在高等教育与本土发展的互动中,走出了一条独树一帜的道路。